造字法,汉字字典

曹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曹
部件:口㯥
说文解字:獄之兩曹也。在廷東。从㯥,治事者;从曰。
象形码:XOOR
造字法:声部㯥,㯥者森林顶端枝叶相挨或有所拥挤稠密貌也,此加口谓口声之稠密也,言声之多也,喧闹议论之处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曹大子其有憂乎?非歎所也。」[左傳]

「吾觀晉公子之從者,皆足以相國。若以相,夫子必反其國。反其國,必得志於諸侯。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,曹其首也。子盍蚤自貳焉。」[左傳]

「宋人告急,舍之則絕,告楚不許。我欲戰矣,齊、秦未可,若之何?」先軫曰:「使宋舍我而賂齊、秦,藉之告楚。我執曹君,而分曹、衛之田,以賜宋人。楚愛曹、衛,必不許也。喜賂怒頑,能無戰乎?」[左傳]

「齊桓公為會而封異姓,今君為會而滅同姓。曹叔振鐸,文之昭也;先君唐叔,武之穆也。且合諸侯而滅兄弟,非禮也。與衛偕命,而不與偕復,非信也;同罪異罰,非刑也。禮以行義,信以守禮,刑以正邪。舍此三者,君將若之何?」[左傳]

「晉侯執曹伯。」不及其民也。凡君不道于其民,諸侯討而執之,則曰某人執某侯。不然則否。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,子臧辭曰:「前志有之曰:『聖達節,次守節,下失節。』為君非吾節也。雖不能聖,敢失守乎?」[左傳]

「自我先君宣公即世,國人曰:『若之何?憂猶未弭。』而又討我寡君,以亡曹國社稷之鎮公子,是大泯曹也。先君無乃有罪乎?若有罪,則君列諸會矣。君唯不遺德刑,以伯諸侯,豈獨遺諸敝邑?取私布之。」[左傳]

「曹宣公之卒也,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,將立子臧。子臧去之,遂弗為也,以成曹君。君子曰:『能守節。』君,義嗣也。誰敢奸君?有國,非吾節也。札雖不才,願附于子臧,以無失節。」[左傳]

「不可。曹、滕二邾,實不忘我好,敬以逆之,猶懼其貳,又卑一睦,焉逆群好也?其如舊而加敬焉!《志》曰:『能敬無災。』又曰:『敬逆來者,天所福也。』」[左傳]

「宋人有曹,鄭之患也,不可以不救。」[左傳]

「非天子,寡君無所稽首。」武伯問於高柴曰:「諸侯盟,誰執牛耳?」季羔曰:「鄫衍之役,吳公子姑曹;發陽之役,衛石魋。」武伯曰:「然則彘也。」[左傳]

「張楚」。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。沛令恐,欲以沛應涉。掾、主吏蕭何、曹參乃曰:「君為秦吏,今欲背之,率沛子弟,恐不聽。願君召諸亡在外者,可得數百人,因劫衆,衆不敢不聽。」[史記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 甲骨文曹0
金文: 金文曹0 金文曹1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曹0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9565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