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乃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乃
部件:
说文解字:曳詞之難也。象气之出難。凡乃之屬皆从乃。
象形码:M
造字法:象形,象势下也,如物体滚落,引为缓下,缓至于某事,语气不是很重但有所拉长。语史记曰竖儒,几败乃公事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請君釋憾於宋,敝邑為道。」鄭人以王師會之。伐宋,入其郛,以報東門之役。宋人使來告命。公聞其入郛也,將救之,問於使者曰:「師何及?」對曰:「未及國。」公怒,乃止,辭使者曰:「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難,今問諸使者,曰『師未及國』,非寡人之所敢知也。」[左傳]

「彼徒我車,懼其侵軼我也。」公子突曰:「使勇而無剛者,嘗寇而速去之。君為三覆以待之。戎輕而不整,貪而無親,勝不相讓,敗不相救。先者見獲必務進,進而遇覆必速奔,後者不救,則無繼矣。乃可以逞。」[左傳]

「弗許而後戰,所以怒我而怠寇也。」少師謂隨侯曰:「必速戰。不然,將失楚師。」隨侯禦之,望楚師。季梁曰:「楚人上左,君必左,無與王遇。且攻其右,右無良焉,必敗。偏敗,眾乃攜矣。」少師曰:「不當王,非敵也。」[左傳]

「周諺有之:『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』吾焉用此,其以賈害也?」乃獻之。又求其寶劍。叔曰:「是無厭也。無厭,將及我。」[左傳]

「不可。我實不德,齊師何罪?罪我之由。《夏書》曰:『臯陶邁種德,德,乃降。』姑務修德,以待時乎。」[左傳]

「子糾,親也,請君討之。管、召,讎也,請受而甘心焉。」乃殺子糾于生竇,召忽死之。管仲請囚,鮑叔受之,及堂阜而稅之。歸而以告曰:「管夷吾治於高傒,使相可也。」[左傳]

「臣聞之:『儉,德之共也;侈,惡之大也。』先君有共德,而君納諸大惡,無乃不可乎!」[左傳]

「男贄,大者玉帛,小者禽鳥,以章物也。女贄,不過榛栗棗脩,以告虔也。今男女同贄,是無別也。男女之別,國之大節也。而由夫人亂之,無乃不可乎!」[左傳]

「美城之,大名也,子孫不忘。吾助子請。」乃為之請於諸侯而城之,美。遂譖諸鄭伯,曰:「美城其賜邑,將以叛也。」[左傳]

「臣,賤有司也。有天子之二守國、高在,若節春秋來承王命,何以禮焉?陪臣敢辭。」王曰:「舅氏,余嘉乃勳,應乃懿德,謂督不忘。往踐乃職,無逆朕命。」管仲受下卿之禮而還。君子曰:「管子之世祀也宜哉!讓不忘其上。《詩》曰:『愷悌君子,神所勞矣。』」[左傳]

「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,軍三旬而不降。退修教而復伐之,因壘而降。《詩》曰:『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』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,而以伐人,若之何?盍姑內省德乎?無闕而後動。」[左傳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 甲骨文乃0 甲骨文乃1
金文: 金文乃0 金文乃1 金文乃2
竹简帛书: 竹简帛书乃0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乃0 说文解字篆文乃1 说文解字篆文乃2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9046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