畀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畀
部件:畀
说文解字:相付與之。約在閣上也。从丌甶聲。
象形码:OXR
造字法:象形,象贯物之器,一头作凸,一头如Y,则物在中不滑掉,如贯牛鼻,如贯印鼻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非禮也。禮無所逆,婦,養姑者也。虧姑以成婦,逆莫大焉。《詩》曰:『其惟哲人,告之話言,順德之行。』季孫于是為不哲矣。且姜氏,君之妣也。《詩》曰:『為酒為醴,烝畀祖妣,以洽百禮,降福孔偕。』」[左傳]
「老夫無罪。」賊曰:「皋比私有討于吳。」遂幽其妻,曰:「畀余而大璧!」宋公聞之,曰:「臣也不唯其宗室是暴,大亂宋國之政,必逐之。」左師曰:「臣也,亦卿也。大臣不順,國之恥也。不如蓋之。」[左傳]
「余尚得天下。」不吉。投龜,詬天而呼曰:「是區區者而不余畀,余必自取之。」[左傳]
「唯光等造反,郡人未必悉同。若便以軍臨之,吏民羌胡必謂國家不別是非,更使皆相持著,此為虎傅翼也。光等欲以羌胡為援,今先使羌胡鈔擊,重其賞募,所虜獲者皆以畀之。外沮其勢,內離其交,必不戰而定。」[三國志]
「謝宏往日陳鑄大錢,云以廣貨,故聽之。今聞民意不以為便,其省息之,鑄為器物,官勿復出也。私家有者,勑以輸藏,計畀其直,勿有所枉也。」[三國志]
「取彼譖人,投畀豺虎。」[三國志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

金文:


竹简帛书:
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