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敵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敵
部件:攴啻
说文解字:仇也。从攴啻聲。
象形码:IXHRE
造字法:声部啻,啻者众聚指向口也,此加攴谓所击打之对方也。正语曰秦人援魏以拒楚,楚人援韩以拒秦,四国之兵敌,而未能复战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弗許而後戰,所以怒我而怠寇也。」少師謂隨侯曰:「必速戰。不然,將失楚師。」隨侯禦之,望楚師。季梁曰:「楚人上左,君必左,無與王遇。且攻其右,右無良焉,必敗。偏敗,眾乃攜矣。」少師曰:「不當王,非敵也。」[左傳]

「師出於陳、鄭之間,國必甚病。若出於東方,觀兵於東夷,循海而歸,其可也。」申侯曰:「善。」濤塗以告齊侯,許之。申侯見曰:「師老矣!若出於東方而遇敵,懼不可用也。若出於陳、鄭之間,共其資糧屝屨,其可也。」[左傳]

「秦違蹇叔,而以貪勤民,天奉我也。奉不可失,敵不可縱。縱敵患生,違天不祥。必伐秦師。」欒枝曰:「未報秦施,而伐其師,其為死君乎?」先軫曰:「秦不哀吾喪,而伐吾同姓,秦則無禮,何施之為?吾聞之,一日縱敵,數世之患也。謀及子孫,可謂死君乎?」[左傳]

「秦師又至,將必辟之,懼而增德,不可當也。詩曰:『毋念爾祖,聿脩厥德。』孟明念之矣。念德不怠,其可敵乎?」[左傳]

「臣以為肄業及之也。昔諸侯朝正於王,王宴樂之,於是乎賦《湛露》,則天子當陽,諸侯用命也。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,王于是乎賜之彤弓一,彤矢百,玈弓矢千,以覺報宴。今陪臣來繼舊好,君辱貺之,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?」[左傳]

「不可。吾聞《前志》有之曰:『敵惠敵怨,不在後嗣』,忠之道也。夫子禮於賈季,我以其寵報私怨,無乃不可乎?介人之寵,非勇也。損怨益仇,非知也。以私害公,非忠也。釋此三者,何以事夫子?」[左傳]

「失禮違命,宜其為禽也。戎,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,殺敵為果,致果為毅。易之,戮也。」[左傳]

「不穀不德而貪,以遇大敵,不穀之罪也。然楚不克,君之羞也。敢藉君靈,以濟楚師。」使潘黨率游闕四十乘,從唐侯以為左拒,以從上軍。駒伯曰:「待諸乎?」隨季曰:「楚師方壯,若萃於我,吾師必盡,不如收而去之。分謗、生民,不亦可乎?」[左傳]

「君驕侈而克敵,是天益其疾也,難將作矣。愛我者惟祝我,使我速死,無及于難,范氏之福也。」[左傳]

「此戰也,郤至實召寡君,以東師之未至也,與軍帥之不具也,曰:『此必敗,吾因奉孫周以事君。』」公告欒書。書曰:「其有焉!不然,豈其死之不恤,而受敵使乎?君盍嘗使諸周而察之?」[左傳]

「許於鄭,仇敵也,而居楚地,以不禮於鄭。晉、鄭方睦,鄭若伐許,而晉助之,楚喪地矣。君盍遷許。許不專於楚,鄭方有令政,許曰:『余舊國也。』鄭曰:『余俘邑也。』葉在楚國,方城外之蔽也。土不可易,國不可小,許不可俘,讎不可啟,君其圖之。」[左傳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 金文敵0 金文敵1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敵0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10858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