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寸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寸
部件:
说文解字:十分也。人手卻一寸,動脉,謂之寸口。从又从一。凡寸之屬皆从寸。
象形码:IE
造字法:象形,象一指手指,即一根手指也,故又引为手指之宽度,此宽当最大拇指之宽度。语大戴礼记曰布指知寸,布手知尺,舒肘知尋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文有以事夏侯公矣,勿言。」董之繁菁以問夏侯公,夏侯公曰:「孟嘗君重非諸侯也,而奉我四馬百人之食。我無分寸之功而得此,然吾毀之以為之也。君所以得為長者,以吾毀之者也。吾以身為孟嘗君,豈特言也。」[戰國策]

「人有置繫蹄者而得虎。虎怒,決蹯而去。虎之情,非不愛其蹯也。然而不以環寸之蹯,害七尺之軀者,權也。今有國,非直七尺軀也。而君之身于王,非環寸之蹯也。願公之熟圖之也。」[戰國策]

「燕王所為將殺我者,人有言我有寶珠也,王欲得之。今我已亡之矣,而燕王不我信。今子且致我,我且言子之奪我珠而吞之,燕王必當殺子,刳子腹及子之腸矣。夫欲得之君,不可說以利。吾要且死,子腸亦且寸斷。」[戰國策]

「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臯陶,其肩類子產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。纍纍若喪家之狗。」子貢以實告孔子。孔子欣然笑曰:「形狀,末也。而似喪家之狗,然哉!然哉!」[史記]

「家世相韓,及韓滅,不愛萬金之資,為韓報讎彊秦,天下振動。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,封萬戶,位列侯,此布衣之極,於良足矣。願弃人間事,欲從赤松子游耳。」乃學辟穀道引輕身。會高帝崩,呂后德留侯,乃彊食之,曰:「人生一世閒,如白駒過隙,何至自苦如此乎!」[史記]

「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」[史記]

「勝不敢復相士。勝相士多者千人,寡者百數,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,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。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彊於百萬之師。勝不敢復相士。」[史記]

「將軍受詔擊齊,而漢獨發間使下齊,寧有詔止將軍乎?何以得毋行也!且酈生一士,伏軾掉三寸之舌,下齊七十餘城,將軍將數萬衆,歲餘乃下趙五十餘,為將數歲,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?」[史記]

「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」,所遺物及言語云云。中行說令單于遺漢書以尺二寸牘,及印封皆令廣大長,倨傲其辭曰「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恙」[史記]

「堂高三尺,土階三等,茅茨不翦,采椽不刮。食土簋,啜土刑,糲粱之食,藜藿之羹。夏日葛衣,冬日鹿裘。」其送死,桐棺三寸,舉音不盡其哀。教喪禮,必以此為萬民之率。使天下法若此,則尊卑無別也。夫世異時移,事業不必同,故曰「儉而難遵」[史記]

「尚虛,未得復,勿為勞事,御內即死。臨死,當吐舌數寸。」[三國志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寸0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10335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