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支
部件:
说文解字:去竹之枝也。从手持半竹。凡支之屬皆从支。
象形码:XE
造字法:象形,象手持长长竹竿以行路也,引为撑,别出也另足也,以使物稳,引为岐出。正语曰今大司农所转榖至者,足支万人一岁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周萇弘、齊高張皆將不免。萇叔違天,高子違人。天之所壞,不可支也;眾之所為,不可奸也。」[左傳]
「殆哉圾乎!仲尼方且飾羽而畫,從事華辭,以支為旨,忍性以視民,而不知不信,受乎心,宰乎神,夫何足以上民!彼宜女與?予頤與?誤而可矣!今使民離實學偽,非所以視民也,為後世慮,不若休之。難治也。」[莊子]
「疾攻薔,楚師必進矣。魏不能支,交臂而聽楚,韓氏必危,故王不如釋薔。魏無韓患,必與楚戰,戰而不勝,大梁不能守,而又況存薔乎?若戰而勝,兵罷敝,大王之攻薔易矣。」[戰國策]
「王視楚王。楚王入秦,王以三乘先之;楚王不入,楚、魏為一,尚足以捍秦。」王乃止。王謂支期曰:「吾始已諾于應侯矣,今不行者欺之矣。」支期曰:「王勿憂也。臣使長信侯請無內王,王待臣也。」[戰國策]
「蓋聞周封八百,姬姓並列,或子、男、附庸。禮『支子不祭』。云並建諸侯所以重社稷,朕無聞焉。且天非為君生民也。朕之不德,海內未洽,乃以未教成者彊君連城,即股肱何勸?其更議以列侯家之。」[史記]
「驃騎將軍率戎士踰烏盭,討遬濮,涉狐奴,歷五王國,輜重人衆懾慴者弗取,冀獲單于子。轉戰六日,過焉支山千有餘里,合短兵,殺折蘭王,斬盧胡王,誅全甲,執渾邪王子及相國、都尉,首虜八千餘級,收休屠祭天金人,益封去病二千戶。」[史記]
「昔孫權再至合肥,一至江夏,其後全琮出廬江,朱然寇襄陽,皆無功而還。今陸遜等已死,而權年老,內無賢嗣,中無謀主。權自出則懼內釁卒起,癕疽發潰;遣將則舊將已盡,新將未信。此不過欲補定支黨,還自保護耳。」[三國志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
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