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取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取
部件:又耳
说文解字:捕取也。从又从耳。《周禮》:"獲者取左耳。"《司馬法》曰:"載獻聝。"聝者,耳也。
象形码:ME
造字法:声部又,又者者手持物也,此加耳谓耳听眾声而内也,又者持物也,于耳则为内声也,私以为非割耳,既是割耳,何不加刀,此说尚不如持耳而训人。语荀子劝学曰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必取之。君多內寵,子無大援,將不立。三公子皆君也。」[左傳]

「吾甥也。」止而享之。騅甥、聃甥、養甥請殺楚子,鄧侯弗許。三甥曰:「亡鄧國者,必此人也。若不早圖,後君噬齊。其及圖之乎?圖之,此為時矣。」鄧侯曰:「人將不食吾餘。」對曰:「若不從三臣,抑社稷實不血食,而君焉取餘?」[左傳]

「猶有妖乎?」對曰:「人之所忌,其氣燄以取之,妖由人興也。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人棄常,則妖興,故有妖。」[左傳]

「與我伐夷而取其地。」[左傳]

「吾其濟乎?」對曰:「克之。」公曰:「何時?」對曰:「童謠云:『丙之晨,龍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鶉之賁賁,天策焞焞,火中成軍,虢公其奔。』其九月、十月之交乎?丙子旦,日在尾,月在策,鶉火中,必是時也。」[左傳]

「唯我知女,女專利而不厭,予取予求,不女疵瑕也。後之人將求多於女,女必不免。我死,女必速行。無適小國,將不女容焉。」既葬,出奔鄭,又有寵于厲公。子文聞其死也,曰:「古人有言曰,『知臣莫若君。』弗可改也已。」[左傳]

「非禮也。婦人送迎不出門,見兄弟不踰閾,戎事不邇女器。」丁丑,楚子入饗于鄭,九獻,庭實旅百,加籩豆六品。饗畢,夜出,文芈送于軍,取鄭二姬以歸。叔詹曰:「楚王其不沒乎!為禮卒於無別,無別不可謂禮,將何以沒?」[左傳]

「秦取析矣,戍人反矣。」[左傳]

「傚尤,禍也。請君朝王,臣從師。」晉侯朝王于溫,先且居、胥臣伐衛。五月辛酉朔,晉師圍戚。六月戊戌,取之,獲孫昭子。衛人使告於陳。陳共公曰:「更伐之,我辭之。」[左傳]

「臣以為肄業及之也。昔諸侯朝正於王,王宴樂之,於是乎賦《湛露》,則天子當陽,諸侯用命也。諸侯敵王所愾,而獻其功,王于是乎賜之彤弓一,彤矢百,玈弓矢千,以覺報宴。今陪臣來繼舊好,君辱貺之,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?」[左傳]

「惡之來也,己則取之,其先縠之謂乎!」[左傳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 甲骨文取0
金文: 金文取0 金文取1
竹简帛书: 竹简帛书取0 竹简帛书取1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取0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10351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