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計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
发表于 2024-04-30 zhangxinwei
字:計
部件:言十
说文解字:會也。筭也。从言从十。
象形码:PRX
造字法:声部十,十者算筹根根相并而密实如板也,此加言谓言之相并也,言会也,引为物之会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子既若是矣,猶與堯爭善。計子之德,不足以自反邪?」[莊子]

「庚桑子之始來,吾洒然異之。今吾日計之而不足,歲計之而有餘。庶幾其聖人乎!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,社而稷之乎?」[莊子]

「不然,今計物之數,不止於萬,而期曰萬物者,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。是故天地者,形之大者也;陰陽者,氣之大者也;道者為之公。因其大以號而讀之,則可也,已有之矣,乃將得比哉!則若以斯辯,譬猶狗馬,其不及遠矣。」[莊子]

「盍不為行?無行則不信,不信則不任,不任則不利。故觀之名,計之利,而義真是也。若棄名利,反之於心,則夫士之為行,不可一日不為乎!」[莊子]

「無恥者富,多信者顯。夫名利之大者,幾在無恥而信。故觀之名,計之利,而信真是也。若棄名利,反之於心,則夫士之為行,抱其天乎!」[莊子]

「大王勿憂,臣請東借救于齊。」顏率至齊,謂齊王曰:「夫秦之為無道也,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,周之君臣,內自盡計,與秦,不若歸之大國。夫存危國,美名也;得九鼎,厚寶也。願大王圖之。」[戰國策]

「公負合秦與強齊戰。戰勝,秦且收齊而封之,使無多割,而聽天下之戰;不勝,國大傷,不得不聽秦。秦盡韓、魏之上黨太原,西止秦之有已。秦地,天下之半也,制齊、楚、三晉之命,復國且身危,是何計之道也。」[戰國策]

「為公畫陰計。」照翦曰:「何也?」「西周甚憎東周,嘗欲東周與楚惡,西周必令賊賊公,因宣言東周也,以周之于王也。」照翦曰:「善。吾又恐東周之賊己而以誣西周惡之于楚。」[戰國策]

「為王之國計者,不攻周。攻周,實不足以利國,而聲畏天下。天下以聲畏秦,必東合于齊。兵敝于周,而合天下于齊,則秦孤而不王矣。是天下欲罷秦,故勸王攻周。秦與天下俱罷,則令不橫行于周矣。」[戰國策]

「大王之國,北有甘泉、谷口,南帶涇、渭,右隴、蜀,左關、阪;戰車千乘,奮擊百萬。以秦卒之勇,車騎之多,以當諸侯,譬若馳韓盧而逐蹇兔也,霸王之業可致。今反閉關而不敢窺兵于山東者,是穰侯為國謀不忠,而大王之計有所失也。」[戰國策]

「願聞所失計。」[戰國策]
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 说文解字篆文計0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10524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