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谒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「疆場之事,慎守其一,而備其不虞。姑盡所備焉。事至而戰,又何謁焉?」[左傳]
「魯人孔丘,聞將軍高義,敬再拜謁者。」[莊子]
「道遠,臣不得復過矣,請謁事情。」義渠君曰:「願聞之。」對曰:「中國無事于秦,則秦且燒焫君之國;中國為有事于秦,則秦且輕使重幣,而事君之國也。」義渠君曰:「謹聞令。」[戰國策]
「楚之勢可多割也。」薛公曰:「奈何?」「請告太子其故,使太子謁之君,以忠太子,使楚王聞之,可以益入地。」[戰國策]
「寡人聞先生,若聞古人。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,曾不肯留,願聞其說。」對曰:「楚國之食貴于玉,薪貴于桂,謁者難得見如鬼,王難得見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見帝。」王曰:「先生就舍,寡人聞命矣。」[戰國策]
「魏為子先戰,折兵之半,謁病不聽,請和不得,魏折而入齊、秦,子何以救之?東有越纍,北無晉,而交未定于齊、秦,是楚孤也。不如速和。」昭子曰:「善。」[戰國策]
「可食乎?」曰:「可。」因奪而食之。王怒,使人殺中射之士。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:「臣問謁者,謁者曰可食,臣故食之。是臣無罪,而罪在謁者也。且客獻不死之藥,臣食之而王殺臣,是死藥也。王殺無罪之臣,而明人之欺王。」[戰國策]
「非所學于子者也。聽子之謁,而廢子之道乎?又亡其行子之術,而廢子之謁乎?子嘗教寡人,循功勞,視次第。今有所求,此我將奚聽乎?」申子乃辟舍請罪曰:「君真其人也!」[戰國策]
「公留儀之使者,彊請西圖儀于秦。」故因西請秦王曰:「張儀使人致上庸之地,故使臣再拜謁王。」[戰國策]
「臣聞之,明主者務聞其過,不欲聞其善。臣請謁王之過。夫齊、趙者,王之仇讎也;楚、魏者,王之援國也。今王奉仇讎以伐援國,非所以利燕也。王自慮此則計過。無以諫者,非忠臣也。」[戰國策]
「張楚」。勝自立為楚王,居陳,遣諸將徇地。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,皆殺其守尉令丞反,以應陳涉,相立為侯王,合從西鄉,名為伐秦,不可勝數也。謁者使東方來,以反者聞二世。二世怒,下吏。後使者至,上問,對曰:「羣盜,郡守尉方逐捕,今盡得,不足憂。」[史記]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