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苟
部件:艸句
说文解字:艸也。从艸句聲。
象形码:EELLR
造字法:声部句,句者口物象鹦鹉口前尖有所扭缩弯曲也,此加艸谓艸如鸟嘴,前尖亦或前伸扭缩弯曲也,即艸芽前尖些曲也,艸芽一般有叶片包裹,故又有且意、包裹意,再思之今天所谓竹笋亦如此,私以为竹笋之sun音来自此字,论语曰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苟信不繼,盟無益也。《詩》云:『君子屢盟,亂是用長。』無信也。」[左傳]
「苟舍我,吾請納君。」[左傳]
「大子不得立矣,分之都城,而位以卿,先為之極,又焉得立?不如逃之,無使罪至。為吳大伯,不亦可乎?猶有令名,與其及也。且諺曰:『心苟無瑕,何恤乎無家?』天若祚大子,其無晉乎?」[左傳]
「苟能治之,燬請從焉。」[左傳]
「不知所賀。子之傳政于子玉,曰:『以靖國也。』靖諸內而敗諸外,所獲幾何?子玉之敗,子之舉也。舉以敗國,將何賀焉?子玉剛而無禮,不可以治民。過三百乘,其不能以入矣。苟入而賀,何後之有?」[左傳]
「苟能納我,吾使爾為卿。」[左傳]
「利於民,而不利於君。」邾子曰:「苟利於民,孤之利也。天生民而樹之君,以利之也。民既利矣,孤必與焉。」左右曰:「命可長也,君何弗為?」邾子曰:「命在養民。死之短長,時也。民苟利矣,遷也,吉莫如之!」遂遷于繹。五月,邾文公卒。君子曰:「知命。」[左傳]
「罪無所歸,將加而師。」孔達曰:「苟利社稷,請以我說,罪我之由。我則為政,而亢大國之討,將以誰任?我則死之。」[左傳]
「凡我同盟,小國有罪,大國致討,苟有以藉手,鮮不赦宥,寡君聞命矣。」[左傳]
「今茲主必死。若有事于東方,則可以逞。」獻子許諾。晉侯伐齊,將濟河,獻子以朱絲繫玉二瑴,而禱曰:「齊環怙恃其險,負其眾庶,棄好背盟,陵虐神主。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,其官臣偃實先後之。苟捷有功,無作神羞,官臣偃無敢復濟。唯爾有神裁之。」[左傳]
「國卿,君之貳也,民之主也,不可以苟。請舍子明之類。」求亡妻者,使復其所。使游氏勿怨,曰:「無昭惡也。」[左傳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