芻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芻
部件:艸又
说文解字:刈艸也。象包束艸之形。
象形码:EN
造字法:象形,象手持把艸也,甲骨文有字从两木而非艸,木不可刈,故私以为非刈草,一把物在此亦同集物。语周官曰凡祭祀,共其享牛,求牛,以授职人而刍之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諸侯事晉,未敢攜貳,況衛在君之宇下,而敢有異志?芻蕘者異於他日,敢請之。」叔向受羹反錦,曰:「晉有羊舌鮒者,瀆貨無厭,亦將及矣。為此役也,子若以君命賜之,其已。」[左傳]
「子見夫犧牛乎?衣以文繡,食以芻菽,及其牽而入於大廟,雖欲為孤犢,其可得乎!」[莊子]
「妾聞將軍之晉國,偶有金千斤,進之左右,以供芻秣。」[戰國策]
「陳爾甲冑,無敢不善。無敢傷牿。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,敬復之。無敢冦攘,踰牆垣。魯人三郊三隧,歭爾芻茭、糗糧、楨幹,無敢不逮。我甲戌築而征徐戎,無敢不及,有大刑。」[史記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

金文:


竹简帛书:

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