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「秦、晉匹也,何以卑我!」公子懼,降服而囚。他日,公享之。子犯曰:「吾不如衰之文也。請使衰從。公子賦《河水》,公賦《六月》。趙衰曰:「重耳拜賜。」公子降,拜,稽首,公降一級而辭焉。衰曰:「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,重耳敢不拜?」[左傳]
「以臣召君,不可以訓。」故書曰:「天王狩于河陽。」[左傳]
「所不此報,無能涉河。」獻子先歸,使欒京廬待命于齊,曰:「不得齊事,無復命矣。」[左傳]
「溫,吾故也,故不敢失。」劉子、單子曰:「昔周克商,使諸侯撫封,蘇忿生以溫為司寇,與檀伯達封于河。蘇氏即狄,又不能於狄而奔衛。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,狐氏、陽氏先處之,而後及子。若治其故,則王官之邑也,子安得之?」[左傳]
「今茲主必死。若有事于東方,則可以逞。」獻子許諾。晉侯伐齊,將濟河,獻子以朱絲繫玉二瑴,而禱曰:「齊環怙恃其險,負其眾庶,棄好背盟,陵虐神主。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,其官臣偃實先後之。苟捷有功,無作神羞,官臣偃無敢復濟。唯爾有神裁之。」[左傳]
「不可。」邴意茲曰:「可。銳師伐河內,傳必數日而後及絳,絳不三月不能出河,則我既濟水矣。」[左傳]
「君命大臣,始禍者死,載書在河。今三臣始禍,而獨逐鞅,刑已不鈞矣。請皆逐之。」[左傳]
「右河而南,必至焉。」[左傳]
「河為祟。」王弗祭。大夫請祭諸郊,王曰:「三代命祀,祭不越望。江、漢、雎、漳,楚之望也。禍福之至,不是過也。不榖雖不德,河非所獲罪也。」[左傳]
「蒯聵得罪于君父、君母,逋竄于晉。晉以王室之故,不棄兄弟,寘諸河上。天誘其衷,獲嗣守封焉。使下臣肸敢告執事。」王使單平公對,曰:「肸以嘉命來告余一人。往謂叔父:『余嘉乃成世,復爾祿次。敬之哉!方天之休。弗敬弗休,悔其可追?』」[左傳]
「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。而我猶代子,吾將為名乎?名者,實之賓也,吾將為賓乎?鷦鷯巢於深林,不過一枝;偃鼠飲河,不過滿腹。歸休乎君,予無所用天下為!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」[莊子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