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「吾其濟乎?」對曰:「克之。」公曰:「何時?」對曰:「童謠云:『丙之晨,龍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鶉之賁賁,天策焞焞,火中成軍,虢公其奔。』其九月、十月之交乎?丙子旦,日在尾,月在策,鶉火中,必是時也。」[左傳]
「凡晉、楚無相加戎,好惡同之,同恤菑危,備救凶患。若有害楚,則晉伐之;在晉,楚亦如之。交贄往來,道路無壅,謀其不協,而討不庭。有渝此盟,明神殛之,俾隊其師,無克胙國。」[左傳]
「吾再逐於魯,伐樹於宋,削迹於衛,窮於商周,圍於陳蔡之間。吾犯此數患,親交益疏,徙友益散,何與?」[莊子]
「非也。是乃所謂冰解凍釋者,能乎?夫至人者,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,不以人物利害相攖,不相與為怪,不相與為謀,不相與為事,翛然而往,侗然而來。是謂衛生之經已。」[莊子]
「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[论]
「賢賢易色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,吾必謂之學矣。」[论]
「晏平仲善與人交,久而敬之。」[论]
「何不封公子咎,而為之請太子?」左成謂司馬翦曰:「周君不聽,是公之知困而交絕于周也。不如謂周君曰:『孰欲立也?微告翦,翦令楚王資之以地。』公若欲為太子,因令人謂相國御展子、嗇夫空曰:『王類欲令若為之,此健士也,居中不便于相國。』」[戰國策]
「秦之輕重,未可知也。秦欲知三國之情,公不如遂見秦王曰:『請謂王聽東方之處。』秦必重公。是公重周,重周以取秦也。齊重故有周,而已取齊,是周常不失重國之交也。」[戰國策]
「不如譽秦王之孝也,因以應為太后養地。秦王、太后必喜,是公有秦也。交善,周君必以為公功;交惡,勸周君入秦者,必有罪矣。」[戰國策]
「王何不以地齎周最以為太子也。」齊王令司馬悍以賂進周最于周。左尚謂司馬悍曰:「周不聽,是公之知困而交絕于周也。公不如謂周君曰:『何欲置?令人微告悍,悍請令王進之以地。』」[戰國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