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字:犬
部件:犬
说文解字:狗之有縣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"視犬之字如畫狗也。"凡犬之屬皆从犬。
造字法:象形,象狗狐狸狼之尖耳长尾之形也,单用常专指家畜之狗,作部则谓狗狼等兽类。语礼记曰效马效羊者,右牵之,效犬者,左牵之。作者张新伟,解释于2019年,最新的版本是叫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。不敬,何以別乎?」[论]
「君子質而已矣,何以文為?」子貢曰:「惜乎!夫子之說,君子也。駟不及舌。文猶質也,質猶文也。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?」[论]
「韓子盧者,天下之疾犬也。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。韓子盧逐東郭逡,環山者三,騰山者五,兔極于前,犬廢于後,犬兔俱罷,各死其處。田父見之,無勞倦之苦,而擅其功。今齊、魏久相持,以頓其兵,敝其眾,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,有田父之功。」[戰國策]
「大武遠宅而不涉」。從此觀之,楚國,援也;鄰國,敵也。詩云「趯趯毚免,遇犬獲之。他人有心,余忖度之」[史記]
「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,豈可得乎!」[史記]
「有君如此,柰何不從其教?」自是少有辭訟。班下屬縣,舉孝子、貞婦、順孫,復其繇役,隨時慰勉之。漸課民畜牸牛、草馬,下逮雞豚犬豕,皆有章程。百姓勤農,家家豐實。畿乃曰:「民富矣,不可不教也。」[三國志]
「昔忝博陵,又在幽州,賊之形勢,可料度也。北方吏民,樂安厭亂,服化已乆,守善者多。銀、伯犬羊相聚,智小謀大,不能為害。方今大軍在遠,外有彊敵,將軍為天下之鎮也,輕動遠舉,雖克不武。」[三國志]
「犬不欲我行乎?」[三國志]
标签:2019造字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