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字:鹿
部件:鹿
说文解字:獸也。象頭角四足之形。鳥鹿足相似,从匕。凡鹿之屬皆从鹿。
造字法:象形,象有花角之兽,其角上张,故引为上。语左传曰山林之木,衡鹿守之。作者张新伟,解释于2019年,最新的版本是叫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爾未逞吾志。」敝邑有亡,無以加焉。古人有言曰:「畏首畏尾,身其餘幾?」又曰:「鹿死不擇音。」[左傳]
「在鉅鹿」[史記]
「關雎之亂以為風始,鹿鳴為小雅始,文王為大雅始,清廟為頌始」[史記]
「善。多縱禽獸於其中,寇從東方來,令麋鹿觸之足矣。」[史記]
「堂高三尺,土階三等,茅茨不翦,采椽不刮。食土簋,啜土刑,糲粱之食,藜藿之羹。夏日葛衣,冬日鹿裘。」其送死,桐棺三寸,舉音不盡其哀。教喪禮,必以此為萬民之率。使天下法若此,則尊卑無別也。夫世異時移,事業不必同,故曰「儉而難遵」[史記]
「勛指鹿作馬,收付廷尉。」廷尉法議:「正刑五歲。」三官駮:「依律罰金二斤。」帝大怒曰:「勛無活分,而汝等敢縱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姦,當令十鼠同穴。」太尉鍾繇、司徒華歆、鎮軍大將軍陳羣、侍中辛毗、尚書衞臻、守廷尉高柔等並表「勛父信有功於太祖」[三國志]
标签:2019造字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