臼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字:臼
部件:
说文解字:舂也。古者掘地爲臼,其後穿木石。象形。中,米也。凡臼之屬皆从臼。
造字法:象形,所掘之坚石凹也,其内不平,如有牙牙也,可以木舂捣稻谷,其内四点谓壁之不平貌,壁之不平易于摩擦碎物,又石凹留地,固于地,不移动也。语系辞曰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。作者张新伟,解释于2019年,最新的版本是叫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韓、魏之君必反矣。」知伯曰「何以知之?」郄疵曰:「以其人事知之。夫從韓、魏之兵而攻趙,趙亡,難必及韓、魏矣。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。今城不沒者三板,臼竈生蛙,人馬相食,城降有日,而韓、魏之君無喜志而有憂色,是非反如何也?」[戰國策]
「驂馬,誰馬也?」御曰:「借之。」新婦謂僕曰:「拊驂,無笞服。」車至門,扶,教送母曰:「滅竈,將失火。」入室見臼,曰:「徙之牖下,妨往來者。」[戰國策]
「昔下宮之難,皆能死。我非不能死,我思立趙氏之後。今趙武旣立,為成人,復故位,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。」趙武啼泣頓首固請,曰:「武願苦筋骨以報子至死,而子忍去我死乎!」程嬰曰:「不可。彼以我為能成事,故先我死;今我不報,是以我事為不成。」[史記]
标签:2019造字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