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,汉字字典

邑的造字法与说文解字

发表于 2024-04-27 zhangxinwei
字:邑
部件:丁巴
说文解字:國也。从囗;先王之制,尊卑有大小,从卪。凡邑之屬皆从邑。
造字法:声部卩,卩者人之跪坐也卑也,此加囗谓国之卑者,即国所分之小国也,囗在此谓所围之国也,古者天下共国,大王居国都,小王居小国,大王即天子。语左传曰凡邑,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,无曰邑。作者张新伟,解释于2019年,最新的版本是叫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
「國不堪貳,君將若之何?欲與大叔,臣請事之;若弗與,則請除之。無生民心。」公曰:「無庸,將自及。」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,至于廩延。子封曰:「可矣,厚將得眾。」公曰:「不義不暱,厚將崩。」大叔完聚,繕甲兵,具卒乘,將襲鄭,夫人將啟之。公聞其期,曰:「可矣!」[左傳]

「君若伐鄭,以除君害,君為主,敝邑以賦與陳、蔡從,則衛國之願也。」[左傳]

「請君釋憾於宋,敝邑為道。」鄭人以王師會之。伐宋,入其郛,以報東門之役。宋人使來告命。公聞其入郛也,將救之,問於使者曰:「師何及?」對曰:「未及國。」公怒,乃止,辭使者曰:「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難,今問諸使者,曰『師未及國』,非寡人之所敢知也。」[左傳]

「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諸侯以字為謚,因以為族。官有世功,則有官族,邑亦如之。」[左傳]

「豈不穀是為?先君之好是繼。與不穀同好,如何?」對曰:「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,辱收寡君,寡君之願也。」齊侯曰:「以此眾戰,誰能禦之?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」對曰:「君若以德綏諸侯,誰敢不服?君若以力,楚國方城以為城,漢水以為池,雖眾,無所用之。」[左傳]

「美城之,大名也,子孫不忘。吾助子請。」乃為之請於諸侯而城之,美。遂譖諸鄭伯,曰:「美城其賜邑,將以叛也。」[左傳]

「不可。我能往,寇亦能住,不如伐庸。夫麇與百濮,謂我饑不能師,故伐我也。若我出師,必懼而歸。百濮離居,將各走其邑,誰暇謀人?」[左傳]

「爾未逞吾志。」敝邑有亡,無以加焉。古人有言曰:「畏首畏尾,身其餘幾?」又曰:「鹿死不擇音。」[左傳]

「寡君有不令之臣達,構我敝邑于大國,既伏其罪矣,敢告。」[左傳]

「溫,吾故也,故不敢失。」劉子、單子曰:「昔周克商,使諸侯撫封,蘇忿生以溫為司寇,與檀伯達封于河。蘇氏即狄,又不能於狄而奔衛。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,狐氏、陽氏先處之,而後及子。若治其故,則王官之邑也,子安得之?」[左傳]

「自我先君宣公即世,國人曰:『若之何?憂猶未弭。』而又討我寡君,以亡曹國社稷之鎮公子,是大泯曹也。先君無乃有罪乎?若有罪,則君列諸會矣。君唯不遺德刑,以伯諸侯,豈獨遺諸敝邑?取私布之。」[左傳]

标签:2019造字法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13972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