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丁
部件:丁
说文解字:夏時萬物皆丁實。象形。丁承丙,象人心。凡丁之屬皆从丁。
象形码:O
造字法:象形,象一方厚实坚实之物也,故以O代方形,方形有时又作圆形,其形异于日,日字形圆中有点,厚实之物可以实心象之,故此字形又中实不空,如甲骨文以全黑方形,又似全黑厚实大地之地面,故又引为厚地,如旦字之下,厚实之方形,主其上而弱其下,故方形有时又变为实体倒三角形,此实体倒三角形,又演变为上尖或方,下一竖,如个形,故此字形后世演变有圆O、方O、个形、似P形、一形,其意为坚实、结实,实体,见员公旦造字法。语诗经曰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非禮也。婦人送迎不出門,見兄弟不踰閾,戎事不邇女器。」丁丑,楚子入饗于鄭,九獻,庭實旅百,加籩豆六品。饗畢,夜出,文芈送于軍,取鄭二姬以歸。叔詹曰:「楚王其不沒乎!為禮卒於無別,無別不可謂禮,將何以沒?」[左傳]
「善哉!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」[莊子]
「妖不勝德。」太戊脩德,桑穀死。伊陟贊巫咸,巫咸之興自此始。後十四世,帝武丁得傅說為相,殷復興焉,稱高宗。有雉登鼎耳雊,武丁懼。祖己曰:「脩德。」[史記]
「湯時有伊尹,假于皇天;在太戊時,則有若伊陟、臣扈,假于上帝,巫咸治王家;在祖乙時,則有若巫賢;在武丁時,則有若甘般:率維茲有陳,保乂有殷」[史記]
「兩賢豈相厄哉!」於是丁公引兵而還,漢王遂解去。及項王滅,丁公謁見高祖。高祖以丁公徇軍中,「丁公為項王臣不忠,使項王失天下者,迺丁公也。」遂斬丁公,曰:「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!」[史記]
「潁川,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。官渡之役,四方瓦解,遠近顧望,而此郡守義,丁壯荷戈,老弱負糧。昔漢祖以秦中為國本,光武恃河內為王基,今朕復於此登壇受禪,天以此郡翼成大魏。」[三國志]
「丁奉雖不能吏書,而計略過人,能斷大事。」休召奉告曰:「綝秉國威,將行不軌,欲與將軍誅之。」奉曰:「丞相兄弟友黨甚盛,恐人心不同,不可卒制,可因臘會,有陛下兵以誅之也。」[三國志]
「更選。」凱令執據,雖蹔兼,然宜得其人。皓曰:「用留平。」凱令其子禕謀語平。平素與丁奉有隙,禕未及得宣凱旨,平語禕曰:「聞野豬入丁奉營,此凶徵也。」[三國志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


金文:



竹简帛书:


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