鱗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鱗
部件:魚粦
说文解字:魚甲也。从魚粦聲。
象形码:RWYQQ
造字法:声部粦,粦者朵朵闪烁之微火也,此加鱼谓鱼甲之朵朵且反光闪烁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燕、秦不兩立,願太傅幸而圖之。」武對曰:「秦地遍天下,威脅韓、魏、趙氏,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。柰何以見陵之怨,欲排其逆鱗哉?」太子曰:「然則何由?」太傅曰:「請入,圖之。」[戰國策]
「秦地徧天下,威脅韓、魏、趙氏,北有甘泉、谷口之固,南有涇、渭之沃,擅巴、漢之饒,右隴、蜀之山,左關、殽之險,民衆而士厲,兵革有餘。意有所出,則長城之南,易水以北,未有所定也。奈何以見陵之怨,欲批其逆鱗哉!」丹曰:「然則何由?」對曰:「請入圖之。」[史記]
「此輩即弘恭、石顯之屬,復稱說邪!」爽聞之,戒何晏等曰:「當共慎之!公卿已比諸君前世惡人矣。」坐宗廟事免。後為光祿勳。時有二魚長尺,集于武庫之屋,有司以為吉祥。肅曰:「魚生於淵而亢於屋,介鱗之物失其所也。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?」[三國志]
「夫應龍以屈伸為神,鳳皇以嘉鳴為貴,何必隱形於天外,潛鱗於重淵者哉?」[三國志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