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泰
部件:友水
说文解字:滑也。从廾从水,大聲。
象形码:YEW
造字法: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而乃今知之乎?有虞氏不及泰氏。有虞氏,其猶藏仁以要人,亦得人矣,而未始出於非人。泰氏,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一以己為馬,一以己為牛。其知情信,其德甚真,而未始入於非人。」[莊子]
「而容崖然,而目衝然,而顙頯然,而口闞然,而狀義然。似繫馬而止也。動而持,發也機,察而審,知巧而覩於泰,凡以為不信。邊竟有人焉,其名為竊。」[莊子]
「女弗能救與?」對曰:「不能。」子曰:「嗚呼!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?」[论]
「聖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君子者,斯可矣。」子曰:「善人,吾不得而見之矣;得見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為有,虛而為盈,約而為泰,難乎有恒矣。」[论]
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。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[论]
「麻冕,禮也;今也純,儉。吾從衆。拜下,禮也;今拜乎上,泰也。雖違衆,吾從下。」[论]
「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。」[论]
「民間祠尚有鼓舞之樂,今郊祠而無樂,豈稱乎?」公卿曰:「古者祀天地皆有樂,而神祇可得而禮。」或曰:「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,悲,帝禁不止,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。」[史記]
「德星昭衍,厥維休祥。壽星仍出,淵耀光明。信星昭見,皇帝敬拜泰況之饗。」[史記]
「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,周而復始。皇帝敬拜泰一。」[史記]
「黃帝時雖封泰山,然風后、封鉅、岐伯令黃帝封東泰山,禪凡山合符,然後不死焉。」[史記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
说文解字篆文:
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