湯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「奈何?」曰:「鑿木為機,後重前輕,挈水若抽,數如泆湯,其名為槔。」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:「吾聞之吾師,有機械者必有機事,有機事者必有機心。機心存於胸中,則純白不備;純白不備,則神生不定,神生不定者,道之所不載也。吾非不知,羞而不為也。」[莊子]
「堯授舜,舜授禹,禹用力而湯用兵,文王順紂而不敢逆,武王逆紂而不肯順,故曰不同。」[莊子]
「『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』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!『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』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!」[论]
「湯以亳,武王以鄗,皆不過百里以有天下。今孫子,天下賢人也,君籍之以百里勢,臣竊以為不便于君。何如?」春申君曰:「善。」[戰國策]
「不聽燕使何也?」曰:「以其亂也。」對曰:「湯之伐桀,欲其亂也。故大亂者可得其地,小亂者可得其寶。今燕客之言曰:『事苟可聽,雖盡寶、地,猶為之也。』王何為不見?」[戰國策]
「吾悔不遂殺湯於夏臺,使至此。」[史記]
「予有言:人視水見形,視民知治不。」伊尹曰:「明哉!言能聽,道乃進。君國子民,為善者皆在王官。勉哉,勉哉!」湯曰:「汝不能敬命,予大罰殛之,無有攸赦。」[史記]
「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。」湯曰:「嘻,盡之矣!」乃去其三面,祝曰:「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。」諸侯聞之,曰:「湯德至矣,及禽獸。」[史記]
「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,法則可修。舍而弗勉,何以成德!」[史記]
「太后獨有孝惠與魯元公主。今王有七十餘城,而公主迺食數城。王誠以一郡上太后,為公主湯沐邑,太后必喜,王必無憂。」[史記]
「湯時有伊尹,假于皇天;在太戊時,則有若伊陟、臣扈,假于上帝,巫咸治王家;在祖乙時,則有若巫賢;在武丁時,則有若甘般:率維茲有陳,保乂有殷」[史記]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