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測
部件:水則
说文解字:深所至也。从水則聲。
象形码:WHCF
造字法:声部則,則者厚重之铡刀也,此加水谓水之厚也深也。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夫大國,難測也,懼有伏焉。吾視其轍亂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」[左傳]
「明王之治: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,化貸萬物而民弗恃。有莫舉名,使物自喜。立乎不測,而遊於無有者也。」[莊子]
「魏王令犀首之齊,惠施之楚,鈞二子者乘數,將測交也。」[戰國策]
「日以盡矣,荊卿豈無意哉?丹請先遣秦武陽。」荊軻怒叱太子曰:「今日往而不返者,豎子也!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,僕所以留者,待吾客與俱。今太子遲之,請辭決矣!」[戰國策]
「日已盡矣,荊卿豈有意哉?丹請得先遣秦舞陽。」荊軻怒,叱太子曰:「何太子之遣?往而不返者,豎子也!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,僕所以留者,待吾客與俱。今太子遲之,請辭決矣!」[史記]
「卿見前後事主不忠,傾亂國政,寧有得以壽終者邪!何以專為佞邪,穢塵天聽?宜自改厲。不然,方見卿有不測之禍矣。」[三國志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