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字:濮
部件:水僕
说文解字:水。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从水僕聲。
象形码:WZKEY
造字法:最新的版本是《汉字公式》,比这个版本的解释更好
古语用例:
「三君皆將強死。」城濮之役,王思之,故使止子玉曰:「毋死!」不及。止子西,子西縊而縣絕,王使適至,遂止之,使為商公。沿漢泝江,將入郢。王在渚宮,下,見之。懼而辭曰:「臣免於死,又有讒言,謂臣將逃,臣歸死於司敗也。」[左傳]
「不可。我能往,寇亦能住,不如伐庸。夫麇與百濮,謂我饑不能師,故伐我也。若我出師,必懼而歸。百濮離居,將各走其邑,誰暇謀人?」[左傳]
「誰敢哉!今譬于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歡以承命,何時之有?」武子賦《角弓》。賓將出,武子賦《彤弓》。宣子曰:「城濮之役,我先君文公獻功于衡雍,受彤弓于襄王,以為子孫藏。匄也,先君守官之嗣也,敢不承命。」[左傳]
「城濮之事,先軫之謀。」文公曰:「城濮之事,偃說我毋失信。先軫曰『軍事勝為右』,吾用之以勝。然此一時之說,偃言萬世之功,奈何以一時之利而加萬世功乎?是以先之。」[史記]
「驃騎將軍率戎士踰烏盭,討遬濮,涉狐奴,歷五王國,輜重人衆懾慴者弗取,冀獲單于子。轉戰六日,過焉支山千有餘里,合短兵,殺折蘭王,斬盧胡王,誅全甲,執渾邪王子及相國、都尉,首虜八千餘級,收休屠祭天金人,益封去病二千戶。」[史記]
字形演变:
甲骨文:
金文:
竹简帛书:
说文解字篆文:

标签:古字形书法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