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的甲骨文,金文,竹简及象形码
「豈不穀是為?先君之好是繼。與不穀同好,如何?」對曰:「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,辱收寡君,寡君之願也。」齊侯曰:「以此眾戰,誰能禦之?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」對曰:「君若以德綏諸侯,誰敢不服?君若以力,楚國方城以為城,漢水以為池,雖眾,無所用之。」[左傳]
「秦、晉匹也,何以卑我!」公子懼,降服而囚。他日,公享之。子犯曰:「吾不如衰之文也。請使衰從。公子賦《河水》,公賦《六月》。趙衰曰:「重耳拜賜。」公子降,拜,稽首,公降一級而辭焉。衰曰:「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,重耳敢不拜?」[左傳]
「臣負羈絏,從君巡於天下,臣之罪甚多矣!臣猶知之,而況君乎?請由此亡。」公子曰:「所不與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。」[左傳]
「濟洹之水,贈我以瓊瑰。歸乎歸乎!瓊瑰盈吾懷乎!」懼不敢占也。還自鄭,壬申,至于貍脤而占之,曰:「余恐死,故不敢占也。今眾繁,而從余三年矣,無傷也。」[左傳]
「五年陳將復封,封五十二年而遂亡。」子產問其故,對曰:「陳,水屬也;火,水妃也。而楚所相也。今火出而火陳,逐楚而建陳也。妃以五成,故曰五年。歲五及鶉火,而後陳卒亡,楚克有之,天之道也,故曰五十二年。」[左傳]
「我死,子必為政。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,其次莫如猛。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鮮死焉;水懦弱,民狎而翫之,則多死焉。故寬難。」[左傳]
「是何物也,禍福何為?」對曰:「二至二分,日有食之,不為災。日月之行也,分,同道也;至,相過也。其他月則為災,陽不克也,故常為水。」於是叔輙哭日食。昭子曰:「子叔將死,非所哭也。」[左傳]
「將水。」昭子曰:「旱也。日過分而陽猶不克,克必甚,能無旱乎?陽不克莫,將積聚也。」[左傳]
「國家方危,諸侯方貳,將以襲敵,不亦難乎!水潦方降,疾瘧方起,中山不服,棄盟取怨,無損於楚,而失中山,不如辭蔡侯。吾自方城以來,楚未可以得志,祇取勤焉。」[左傳]
「不可。」邴意茲曰:「可。銳師伐河內,傳必數日而後及絳,絳不三月不能出河,則我既濟水矣。」[左傳]
「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」[莊子]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