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经典,古籍在线

齐民要术-贾思勰-种梅杏第三十六杏李■附出

发表于 2025-03-02 zhangxinwei
《尔雅》曰:“梅,也。”“时,英梅也。”郭璞注曰:“梅,似杏,实醋。”“英梅,未闻。”
《广志》曰:“蜀名梅为‘’,大如子。梅杏皆可以为油、脯。黄校以熟作之。”
《诗义疏》云:“梅,杏类也;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。实赤於杏而醋,亦可生啖也。煮而曝乾为,置羹、中。又可含以香口。亦蜜藏而食。”
《西京杂记》曰:“侯梅,朱梅,同心梅,紫梅,燕脂梅,丽枝梅。”
按梅花草而白,杏花晚而红;梅实小而酸,核有细文,杏实细文,杏实大而甜,核无文采。白梅任调食及,杏则不任此用。世人或不能辨,言梅、杏为一物,失之远矣。
《广志》曰:“荣阳有白杏,邺中有赤杏,有黄杏,有柰杏。”
《西京杂记》曰:“文杏,材有文彩。蓬莱杏,东海都尉于台献,一株花杂五色,云是仙人所食杏也。”
栽种与桃李同。
作白梅法:梅子酸、核初成时摘取,夜以盐汁渍之,昼则日曝。凡作十宿、十浸、十曝,便成矣。调鼎和,所在多入也。
作乌梅法: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,笼盛,於突上熏之,令乾,即成矣,乌梅入药,不任调食也。
《食经》曰:“蜀中藏梅法:取梅极大者,剥皮阴乾,勿令得风。经二宿,去盐汁,内蜜中。月许更易蜜。经年如新也。”
作杏李法:杏李熟时,多收烂者,盆中研之,生布绞取逍汁,涂盘中,日曝乾,以手摩刮取之。可和水为浆,及和米,所在入意也。
作乌梅欲令不蠹法:浓烧穰,以汤沃之,取汁,以梅投中,使泽。乃出蒸之。
《释名》曰:“杏可为油。”
《神仙传》曰:“董奉居庐山,不交人。为人治病,不取钱。重病得愈者,使种杏五株;轻病愈,为栽一株。数年之中。杏有十数万株,郁郁然成林。其杏子熟,於林中所在作仓。宣语买杏者:‘不须来报,但自取之,具一器谷,便得一器杏。’有人少谷往,而取杏多,即有五虎逐之。此人怖遽,檐倾覆,所馀在器中,如向所持谷多少。虎乃还去。自是以後,买杏者皆於林中自平量,恐有多出。奉悉以前所得谷,赈救贫乏。”
《寻阳记》曰:“杏在北岭上,数百株,今犹称董先生杏。”
《嵩高山记》曰:“东北有牛山,其山多杏。至五月,烂然黄茂。自中国丧乱,百姓饥饿,皆资此为命,人人充饱。”
史游《急就篇》曰:“园菜果助米粮。”
按杏一种,尚可赈贫穷,救饥馑,而况五果、、菜之饶,岂直助粮而已矣?谚曰:“木奴千,无凶年。”盖言果实可以市易五谷也。
杏子人,可以为粥。多收卖者,可以供纸墨之直也。
标签: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2608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