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民要术-贾思勰-种瓠第十五
《卫诗》曰:“匏有苦叶。”毛云:“匏,谓之瓠。”《诗义疏》云:“匏叶,少时可以为羹,又可淹煮,极美,故云:‘瓠叶幡幡,采之亨之。’河东及扬州常食之。八月中,坚强不可食,故云:‘苦吉’。”
《广志》曰:“有都瓠子,如牛角,长四尺。有约腹瓠,其大数斗,其腹窈挈,缘带为口,出雍县;移种於他则否。朱崖有苦叶瓠,其大者受斛馀。”
《郭子》曰:“东吴有长柄壶楼。”
《释名》曰:“瓠畜,皮瓠以为脯,蓄积以待冬月用也。”
《淮南万毕术》曰:“烧穰杀瓠,物自然也。”
《汜胜之书》种瓠法:“以三月耕良田十亩。作区,方深一尺。以杵筑之,令可居泽。相去一步。区种四实。蚕矢一斗,与土粪合。浇之,水二升;所乾处,复浇之。
“著三实,以马其心,勿令蔓延;多实,实细。以藁荐其下,无令亲土多疮瘢。度可作瓢,以手摩其实,从至底,去其毛;不复长,且厚。八月微霜下,收取。
”掘地深一丈,荐以藁,四边各厚一尺。以实置孔中,令底下向。瓠一行,覆上土,厚三尺。二十日出,黄色好,破以为瓢。其中白肤,以养致肥;其瓣,以作烛致明。
“一本三实,一区十二实,一亩得二千八百八十实。十亩凡得五万七千六百瓢。瓢直十钱,并直五十七万六升文。用蚕矢二百石,牛耕、功力,直二万六千文。馀有五十五万肥、明烛,利在其外。”
《汜胜之书》区种瓠法:“收种子须大者。若先受一斗者,得收一石;受一石者,得收十石。先掘地作坑,方圆、深各三尺。用蚕沙与土相和,令中半,若无蚕沙,生牛粪亦得。著坑中,足蹑令坚。以水沃之。候水尽,即下瓠子十颗,复以前粪覆之。既生,长二尺独创性,便总聚十茎一处,以布缠之五寸许,复用泥泥之。不过数日,缠处便合为一茎。留强者,馀悉掐去,引蔓结子。子外之条,亦掐去之,勿令蔓延。留子法:初生二、三子不佳,去之;取第四、五、六子,留三子即足。旱时须浇之:坑畔周匝小渠子,深四五寸,以水停之,令其遥润,不得坑中下水。”
《崔》曰:“正月,可种瓠。六月,可畜瓠。八月,可断瓠,作蓄瓠。砖中白肤实,以养致肥;其瓣则作烛致明。”
《家政法》曰:“二月可种瓜、瓠。”
《广志》曰:“有都瓠子,如牛角,长四尺。有约腹瓠,其大数斗,其腹窈挈,缘带为口,出雍县;移种於他则否。朱崖有苦叶瓠,其大者受斛馀。”
《郭子》曰:“东吴有长柄壶楼。”
《释名》曰:“瓠畜,皮瓠以为脯,蓄积以待冬月用也。”
《淮南万毕术》曰:“烧穰杀瓠,物自然也。”
《汜胜之书》种瓠法:“以三月耕良田十亩。作区,方深一尺。以杵筑之,令可居泽。相去一步。区种四实。蚕矢一斗,与土粪合。浇之,水二升;所乾处,复浇之。
“著三实,以马其心,勿令蔓延;多实,实细。以藁荐其下,无令亲土多疮瘢。度可作瓢,以手摩其实,从至底,去其毛;不复长,且厚。八月微霜下,收取。
”掘地深一丈,荐以藁,四边各厚一尺。以实置孔中,令底下向。瓠一行,覆上土,厚三尺。二十日出,黄色好,破以为瓢。其中白肤,以养致肥;其瓣,以作烛致明。
“一本三实,一区十二实,一亩得二千八百八十实。十亩凡得五万七千六百瓢。瓢直十钱,并直五十七万六升文。用蚕矢二百石,牛耕、功力,直二万六千文。馀有五十五万肥、明烛,利在其外。”
《汜胜之书》区种瓠法:“收种子须大者。若先受一斗者,得收一石;受一石者,得收十石。先掘地作坑,方圆、深各三尺。用蚕沙与土相和,令中半,若无蚕沙,生牛粪亦得。著坑中,足蹑令坚。以水沃之。候水尽,即下瓠子十颗,复以前粪覆之。既生,长二尺独创性,便总聚十茎一处,以布缠之五寸许,复用泥泥之。不过数日,缠处便合为一茎。留强者,馀悉掐去,引蔓结子。子外之条,亦掐去之,勿令蔓延。留子法:初生二、三子不佳,去之;取第四、五、六子,留三子即足。旱时须浇之:坑畔周匝小渠子,深四五寸,以水停之,令其遥润,不得坑中下水。”
《崔》曰:“正月,可种瓠。六月,可畜瓠。八月,可断瓠,作蓄瓠。砖中白肤实,以养致肥;其瓣则作烛致明。”
《家政法》曰:“二月可种瓜、瓠。”
标签:
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