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经典,古籍在线

齐民要术-贾思勰-黍祭第四

发表于 2025-03-02 zhangxinwei
《尔雅》曰:“,黑黍。,一二米。”郭璞注曰:“亦黑黍,但中米异耳。”
孔子曰:“黍可以为酒。”
《广志》云:“有牛黍,有稻尾黍、秀成赤黍,有马革大黑黍,有黍,有温屯黄黍,有白黍,有芒、鸽之名。,有赤、白、黑、青、黄鸽,凡五种。”
按今俗有鸳鸯黍、白蛮黍、半夏黍;有驴皮。
崔曰:“縻,黍之秫熟者,一名也。”
凡黍、田,新开荒为上,大豆底为次,谷底为下。
地必欲熟。再转乃佳。若春夏耕者,下种後,再劳为良。
一亩,用子四升。
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,四月上旬为中时,五月上旬为下时。夏种黍、,与谷同时;非夏者,大率以椹赤为候。谚曰:“椹,种黍时。”燥湿候黄。始章切种讫不曳挞。常记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冻树日种之,万不失一。冻树者,凝霜封著木条也。假令月三日冻树,还以月三日种黍;他皆仿此。十月冻树宜早黍,十一月冻树宜中黍,十二月冻树宜晚黍。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,早晚黍悉宜也。
苗生垅平,即宜杷劳。锄三遍乃止。锋而不耩。苗晚耩,即多折也。
刈欲早,刈黍欲晚。晚多零落,黍早米不成。谚曰:“青喉,黍折头。”皆邓湿践。久积则郁,燥践多兜牟。,践讫即蒸而於劫反之。不蒸者难舂,米碎,至春又土臭;蒸则易舂,米坚,香气经夏不歇也。黍,宜晒之令燥。湿聚则郁。
凡黍,黏者收薄。,味美者,亦收薄,难舂。
《杂阴阳书》曰:“黍‘生’於榆。六十日秀,秀後四十日成。黍‘生’於巳,‘壮’於酉,‘长’於戌,‘老’於亥,‘死’於丑,恶於丙、午,忌於丑、寅、卯。,忌於未、寅。”
《孝经援神契》云:“黑坟宜黍、麦。”
《尚书考灵曜》云:“夏,火星昏中,可以种黍、菽。“火,东方苍龙之宿,四月昏,中在南方。菽,大豆也。”
《汜胜之书》曰:“黍者暑也,种者必待暑。先夏至二十日,此时有雨,土可种黍。谚曰:“前十鸱张,後十羌襄,欲得黍,近我傍。”“我傍”,谓近夏至也,盖可以种晚黍也。一亩,三升。
“黍心未生,雨灌其心,心伤无实。
“黍心初生,畏天露。令两人对持长索,搜去其露,日出乃止。
“凡种黍,覆土锄治,皆如禾法,欲疏於禾。”按疏黍虽科,而米黄,又多减及空;今,虽不科而米白,且均熟不减,更胜疏者。汜氏云:“欲疏於禾”,其义未闻。
崔氏曰:“四月蚕入簇,时雨降,可种黍、禾,谓之上时。
“夏至先後各二日,可种黍。
“虫食李者黍贵也。”
标签:
加入收藏

会员评论登录

评论


关于汉字公式

回到首页

后台数据库查询耗时: 2569 微秒

@2015-2023 最精简的解释,来自于自然、来自于生活

豫ICP备2023033703号-1